衢州市質監局針對衢州市特種設備總量和監管壓力現狀,克服困難,主動采取多項措施,密切關注特種設備安全,被評為“全市安全生產六年”。工作先進單位?!?/p>
創新舉措,技術監管。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創新監管新模式,率先在全省建設電梯應急救援平臺和氣瓶信息化數字監控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施專用設備動態監管。電梯應急救援平臺的經驗在全省推廣。平臺建成后,電梯故障率明顯下降,從原來的1.1%降至目前的0.38%;救援時間從最初的25.5分鐘縮短到目前的14.6分鐘。氣瓶信息化監管平臺采用“互聯網+二維碼電子標簽+ 24小時監控”,實現對氣瓶整個生命周期的動態監控,以及氣瓶灌裝機的分級,級聯管理和時間監控。氣瓶監管工作“全員參與,動態監管”。自今年5月開始運營以來,已完成超過56,0的安裝和信息錄入00個氣瓶。它通過視頻監控和語音平臺系統調查了86起違規行為; 191個語音提醒;拒絕填寫過期的瓶子并報廢超過2,600瓶。與以往相比,氣瓶的廢料量和檢測量大幅增加。氣瓶的檢查,裝填和使用行為進一步規范,安全狀況明顯改善。
掌握主要引力并有效監督。該局始終把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作為工作重點,把握釘釘精神,掌握重力,嚴格查處隱患。組織并對特種設備進行了專項檢查春節元旦,“兩會”,“五一”,世界制造日會,農業歌曲節,國慶中秋節,進口博覽會等重要時間節點。今年,全市檢查專用設備36000多套,發現并整改隱患516件,發布安全監管令106件,提起調查56件,罰款近146萬元。針對隱患,公司嚴格遵循“一四四制”,對監督進行跟蹤監督,形成一個封閉的整改環節。
建立憲法,法治監督。及時申報特種設備立法項目,當地氣瓶立法,以及使用法治是加強特種設備有效監督,實現“法治”的有力手段。 2016年,該局向贛州市政府宣布了氣瓶立法項目。經過兩年的研究,可行性分析,研究和論證,起草規定,氣瓶立法已經完成,是贛州市政府2018年度唯一的年度計劃。立法項目,2018年11月28日,“漳州市液化石油氣瓶安全措施”已經市政府第二十屆市委常委審議,并將于近期正式公布。
將管理結合起來,加強事后監督。在分散的基礎上通過使用登記和安裝通知,該局將氣瓶灌裝的認證后監督權下放到各縣(市,區),以明確安全責任。在“推桿”的同時,及時跟進“管理”,制定年度抽查計劃,有序開展事后監督工作;建立“抽查企業圖書館”和“執法人員及專家圖書館”,并對“雙隨機開放”工作進行抽查,奠定基礎;組織執法人員和專家進行預培訓。目前,共抽查了86個氣瓶灌裝機組和一些特種設備生產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