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工商局準確把握職責定位,當好“放管服”改革先行者,積極發揮改革“先手棋”作用,提效率、增便利、激活力,扎實推動各項便利化舉措落實落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一、全面完成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任務。積極發揮牽頭作用,加強基礎保障,壓減企業開辦環節,設立“一窗式”服務窗口,優化企業登記程序,全面啟動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改革,建成統一市場主體身份認證和電子簽名系統,將本市企業開辦辦理環節減壓為企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3個環節,企業開辦時間全面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其中工商登記辦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全市市場主體已達26萬余戶,今年新增萬人企業數10026戶,位居全省前列。
二、全面壓減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結合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大幅度壓減工商登記后置審批事項至183項,全市各級登記窗口在企業注冊辦結時同步,通過安徽省協同監管平臺進行推送。發放《有關行政事項辦理告知書》,現場簽署《承諾書》。目前已抄送“雙告知”信息1.3萬余條,企業簽訂《承諾書》1.3萬余份。
三、全面深化涉證涉照事項改革創新。按照能整合盡量整合、能簡化盡量簡化、該減掉堅決減掉原則,實現17個部門57項涉企證照事項多證整合,目前共辦理 0.5 萬戶“57證合一”營業執照。積極開展“互聯網+工商服務”,共有95項工商業務可在網上辦理,是全省網上辦件最多單位,完成網上辦理登記2100余件,均在申請當日完成審批。開展“證照分離”改革,直接取消審批4項、實行告知承諾制8項,已惠及企業239戶。
四、全面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隨機抽查“一單兩庫一細則”動態調整長效機制,實現市場監管日常檢查“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建立跨部門聯合檢查機制,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指導督促市直52家單位和各縣(市區)近200家單位完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市場主體名錄庫、執法檢查人員庫和抽查工作細則,今年已對17個行業3400多戶市場主體開展隨機抽查。
五、全面完善企業信用監管機制。抓好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共享,制定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和失信聯合懲戒實施辦法,對企業進行信用分類。完善事中事后監管平臺,推進涉企信息聯合懲戒,在兩代表一委員資格審查、上市融資、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項目評審、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今年6月全面完成“一網一庫一平臺”一期全部內容建設,打通全市各部門、各單位數據通道,歸集數據超過5.2億條,全市14個行業誠信“紅黑榜”發布信息1.7萬條,3048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