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宣城市工商質監局重點圍繞“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職能轉變,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按照全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要求,有效促進政務數據大整合,行政效能大提升,服務方式大轉變。截止2018年9月底,全市共登記市場主體204171戶,同比增長14.57%。
一是搭建工作平臺,強化組織保障。及時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科(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宣城市工商質監局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計劃》,各相關科室分工明確,緊密協作,按期完成了清單編制、信息對接、平臺建設等重點工作。
二是動態調整清單,簡化辦事流程。按照要求,梳理編制清單目錄,對原有辦事流程進行細化再造,首次共輸入清單事項176項。根據上級動態調整下發目錄和權責運行實際情況,先后集中進行四次清單深度調整和糾正糾錯工作。目前,互聯網+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共認領錄入207項,在用142項,其中2級事項21個,3級事項94個,4級事項1個。
三是實現互聯互通,深化網上辦理。進一步優化線上服務,加快推進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企業名稱預先核準及其他網上辦件工作,在全省范圍內較早對接了省工商全程電子化辦事系統并進行實際運行。目前,市局已對接省工商局系統事項75件,群眾可在宣城市政務服務網點擊后直接進入省工商全程電子化辦事系統進行網上事項辦理。截止2018年9月底,我市通過互聯網+政府服務辦理全市全程電子化登記2275戶。同時,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協同監管平臺實現涉企數據一網歸集、綜合監管、全市共享。
四是率先一網通辦,優化服務舉措。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爭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安徽排頭兵”的奮斗目標,市局派員隨同市政府第一個到G60聯席辦主動對接“一網通辦”具體工作,多次主動對接海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兩地辦件流程、收件要求等進行深入交流,并形成共識,按期落實了“一網通辦”相關事宜。9月28日,滬宣兩地互發全國首張異地辦理營業執照,標志著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一網通辦”全面投入運行,進一步降低長三角區域制度性交易成本,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共享區域一體化發展成果。
下一步,該局將繼續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探索拓展各類事項的網上辦理功能,加大“一網通辦”工作力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切實增強群眾和企業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