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阜陽市阜南縣市場監管局下發《關于開展“深化正風肅紀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決定用3個多月的時間在系統上下開展“深化正風肅紀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針對少數干部職工中存在的“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懶政怠政”等“中梗阻”問題以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經驗主義、馬虎主義、好人主義五種不良作風,重點治理“推拖卡拿”四個方面的問題。
據了解,該局此次專項治理至12月底結束,分動員部署、自查自糾、重點檢查、建章立制四個階段進行。期間,該局將突出問題導向,深入開展排查,并進一步暢通舉報渠道,重點治理侵害管理服務對象利益、破壞投資環境、影響行政效率、損害發展形象等違反工作紀律、群眾紀律、廉潔紀律的行為,以及損害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查處和糾正不打招呼不辦事、不請吃喝不辦事、不表“意思”不辦事等權力尋租、非法謀利的行為,通過嚴肅查處一批、通報曝光一批、嚴格問責一批、組織調整一批,使“推拖卡拿”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推”的方面,重點治理: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不及時、不認真、不負責,或以各種理由和借口使決策部署得不到及時有效落實,上推下卸、不敢擔當的;對需要部門之間配合協作的事項,不主動配合協作,固守條條框框,不研究解決辦法就拒絕辦理,致使工作延擱,造成損失的;特權思想嚴重,高高在上,對待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態度冷漠、敷衍應付,不為辦成想辦法、只為不辦找理由,推而不辦、推諉扯皮的。
“拖”的方面,重點治理:不嚴格執行首問責任制,把應辦事項轉給他人又沒有跟蹤落實;不嚴格執行一次性告知制,致使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為一件事多跑腿;不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度,辦結時限超出法定時限或承諾時限的;不落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要求,辦事拖拉工作敷衍塞責,應當立即辦理而不辦理,應當當場解決而不解決;可以提前辦完卻故意卡著最后時限辦理的;應公開的政務服務事項不公開或公開不及時,不完整不清晰;對外公布的辦公、咨詢、投訴舉報等服務電話為空號、人為設置忙音或工作日長時間無人接聽的;未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或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項執行不到位讓群眾辦事多跑腿的;未按照網上公布的材料、流程和時限等內容辦理業務的,線上線下不一致的;窗口事項進駐不到位、授權不到位、窗口首席代表未按要求進駐的。
“卡”的方面,重點治理:工作程序能簡不簡,讓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疲于填表、排隊和跑部門求簽字;能在網上辦理的事項卻要求現場辦理;故意刁難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從中作梗的;利用信息不對稱,拿本本說事、用責任壓人,片面打著上級政策、法律法規的幌子,不辦事的;對投訴過本單位的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故意刁難甚至壓著不辦,導致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的辦理事項遲遲落實不到位的;
“拿”的方面,重點治理:搞選擇性執法、隨意性執法,無正當理由反復檢查、變相報復,濫用自由裁量權隨意罰款,不給或少給票據,變相敲詐勒索的;接受或要求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請吃、索要或收取錢物的;利用手中掌握的審批權、審核權、執法權、處罰權等變相暗示服務管理對象逢年過節、婚喪喜慶事宜等要錢要物的;搞權力尋租、暗箱操作,通過中間人、中介機構以及各種代辦機構違規操作、變相收費,變無償公共服務為有償服務,謀取非法利益的;向服務對象和辦事群眾亂攤派,要求購買下屬單位、指定機構提供的商品、服務或者報銷、支付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的;利用職務影響找服務對象辦私事、謀私利的。
按照《實施方案》要求,阜南縣局對于專項治理中發現的單位和干部職工違紀違規問題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形成震懾。尤其是在專項治理中發現的“推拖卡拿”問題線索,堅決調查處理,視情節輕重一律給予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其中,讓服務對象非自身原因為一件事重復跑達3次的,責任單位負責人按程序免職并調離現任工作崗位;對“吃拿卡要敲”等嚴重破壞營商環境的,一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涉嫌違法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