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當涂縣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找準切入點,以產業發展、品牌建設為重心,全力助推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舉好發展“指揮棒”,在提升農村產業上求突破??h市場監管局通過“先照后證”、“多證合一”、簡易注銷等一系列商事登記改革新舉措,依托現有的“互聯網+審批服務”、“最多跑一趟”改革,完善全程化電子化登記工作,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現階段我縣95%的企業登記能夠當場辦結當場發照。開展農村電商大走訪活動,實現精準幫扶。目前全縣共有涉農企業1400余家,農村專業合作組織472個,家庭農場407個,農村行業協會19個,農村電商210余家,新型農業主體蓬勃興起,為農村產業增添發展新動能。
用足提升“工具箱”,在推動農村品牌上見實效。結合我縣“名、優、特、新、稀”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大力推行“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商標”的農產品品牌化經營模式,積極發展具有地理標志特征的特色農產品和特色產業。“園藝鮮桃”、“大隴葡萄”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姑溪河大米”已于2018年6月13日通過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初審;石臼湖螃蟹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截至目前,全縣農產品注冊商標已達599件,中國馳名商標1件(金菜地),安徽省著名商標16件,安徽省名牌產品8個。
做對管理“運算符”,在壓緊農村秩序上下功夫。對化肥、種子等農資質量“靶向式”抽檢,依法查處農資經銷活動中的虛假廣告、虛假宣傳、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等欺詐行為;同時,針對農資市場消費情況,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教授辨假識假方法等形式,有效提升農民群眾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維權意識,自覺抵制假冒偽劣農資商品。暢通“12315”申訴舉報,建立起農資案件舉報、處置、反饋的快速通道,切實伸延了消費維權觸角。截至目前,全縣共檢查市場主體1568戶次,抽檢相關商品17組,查處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案件67起,案值11.6479萬元,有力地規范了全縣農村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