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根據“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宣城市工商質監局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為推進“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的“當頭炮”,堅持“放管服”三管齊下、協同推進,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宣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商事制度改革為載體,在“放”上求突破。持續擴大“多證合一”改革成果。深入推進登記注冊便利化改革,“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深入推進“先照后證”改革,全面清理規范涉企證照事項,切實履行“雙告知”職責;進一步簡化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實行“申報承諾+清單管理制”,允許“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有效釋放場所登記資源;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主動配合市編辦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改革。上半年,全市共辦理“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26280戶,企業名稱全程電子化登記475戶,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412戶,企業簡易注銷登記347戶。
二是以事中事后監管為抓手,在“管”上求創新。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18家單位建立了“一單兩庫”(檢查事項清單、執法人員庫、檢查對象庫);55家單位利用“雙隨機一公開”進行了企業抽查(其中,跨四部門聯合檢查9次),按要求對499戶企業開展了全系統“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活動。加大涉企信息歸集力度,共歸集各部門涉企信息數據近60萬條,積極落實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工作,交換數據123萬條。完善企業信用監管機制,在全省提前一個月率先完成2017年度年報目標任務,全部年報率達到95.19%,上半年共移出經營異常名錄837戶,將2049戶企業(含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告后依法列入“黑名單”。組織開展各類打假執法專項行動,大力開展公用企業整治行動,上半年,全市共立案查處各類經濟違法案件110件。
三是以便民惠企職能為平臺,在“服”上求提升。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健全“窗口受理無否決權”、“行政審批容缺受理”機制,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共認領錄入207項,在用142項,共辦理網上名稱預先核準業務475件,企業設立登記業務412件。全面啟動“質量提升行動年”活動,深入開展品牌指導站工作,上半年,新增中國馳名商標3件,辦理馬德里商標注冊申請9件,共有27家企業申報安徽名牌,12家企業申報市長質量獎。推行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宣城商標受理窗口在全省已開通的11個商標受理窗口中總受理量和2018年受理量均位列全省第三。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暢通企業融資渠道,上半年,全市共辦理股權出質登記99件,出質額168711萬元,擔保債權額208662萬元;辦理動產抵押登記189件,擔保主債權120087萬元,辦理3件“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動產抵押登記,增信融資66萬元;辦理商標權質押貸款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