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工商局多舉措提標增效爭主動,不斷完善企業事中事后監管,著力營造我市健康有序的市場經營環境。
一是年報公示“抓早”。在市場主體總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一的情況下,我市提前18天全面完成國家工商總局確定的85%目標任務。今年上半年,先后開展年報專項督查5次,發布年報通報11期,賀信4封。通過電視媒體播放年報滾動字幕百余次、刊登年報公告5次,發送手機短信近30余萬條。
二是隨機抽查“擴面”。目前全市34家市級成員單位和205家縣級單位已全面建成“一單兩庫”。市工商局聯合市人社局等部門,在14個行業中隨機抽取104戶企業進行檢查。從今年4月份至今,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活動,共檢查企業6045戶,目前已進入結果公示階段。
三是查處無照“增效”。加大對重點領域、行業無照經營行為的查處力度,及時清理“僵尸企業”。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檢查各類市場主體16940戶,督促補辦營業執照2217戶,開展聯合行動55次,立案查處無照經營案件98件,罰沒款共計19.83萬元。全市共核查企業2萬余戶,吊銷“僵尸企業”約1.2萬戶,市場環境不斷凈化。
四是信用建設“提標”。通過摸排核查及時完善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市場主體2046戶,金融領域失信專項治理工作共核查金融企業1493家。上傳“七日雙公示”行政處罰信息112條、行政許可信息38312條,歸集、上報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平臺信用事件50件,對擬列入《合肥市兩創產品目錄》、申報安徽名牌等項目的405家企業和2017年度安徽省制造業50名優秀企業家進行綜合信用評價。
五是服務小微“激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小微企業67.57萬戶,其中小型企業25.52萬戶,微型企業8500余戶,個體工商戶41.19萬戶。市工商局成立市個民協黨委,注重強化黨建對小個專組織的思想引領,在全市147個市場監管所掛牌設立黨建工作指導站。積極宣傳小微企業名錄,及時更新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提高小微企業名錄的社會知曉率和訪問量。通過“銀商合作”的等多種形式,助力小微企業融資,融資金額超過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