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六安市工商質監局、六安市消保委以組織實施消費維權提效行動為主線,針對消費維權成本高、投訴處理不夠及時等問題,結合放心消費創建,開展消費維權“提速增效”行動。
一、制度促規范。為及時、規范、有效地處理投訴舉報,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促進消費維權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遵循統一登記、分流轉辦、跟蹤督辦、結果反饋的處理原則,重新修訂《投訴舉報處理程序規定》。進一步明確投訴舉報處理的具體工作流程,同時完善回訪、督辦、通報、考核獎懲等機制,促進投訴舉報各環節規范、高效運轉,做到投訴舉報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建立法定節假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保障投訴舉報電話暢通。截止6月30日,投訴舉報中心受理各類問題5965件,已辦結5778件,辦結率97%,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共計135萬元。
二、通報以警示。為進一步增強做好消費維權工作的責任感,督促相關單位切實履行法定職責,按照規定程序、時效處理投訴舉報。從5月份開始,按月通報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市局各科室及辦案機構投訴舉報辦理情況。對未及時反饋和辦結的投訴舉報,與辦理部門進行點對點通報,明確整改期限和責任人,加強督查督辦。通過通報,找差距、予警示,切實提高投訴舉報按期辦結率。
三、示范來引領。在全市大力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聯合市27個部門印發《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的實施意見》,明確行業創建牽頭部門,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放心消費創建工作,發揮放心消費示范單位的引領作用,以點連線促面。截至目前,全市參與放心消費創建企業(店)406戶,涵蓋商場超市、食品藥品、餐飲住宿、旅游、網購、公共服務等市場主體類型,通過上門培育指導、宣傳,切實落實經營者消費維權主體責任。建立市消費者權益保護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構建消費維權的社會共治格局,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推動消費糾紛的源頭治理、解決,聯合旅游監管部門在全市26家旅游景區建立消費維權服務站,目前已基本實現4A級以上景區消費維權服務站全覆蓋。為及時化解汽車類消費糾紛,在全市汽車銷售及維修服務單位、市汽車行業商會掛牌消費維權服務站57家。
四、督查抓落實。為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部署,全面了解各地消費維權履責和放心消費創建開展情況,6月底至7月上旬,市工商質監局、市消保委抽調人員組成督查調研組深入各縣區市場監管局、消保委進行現場督查,實地走訪基層市場監管所、放心消費創建培育點、消費維權服務站。通過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現場檢查等方式,查擺問題,明確短板,有針對性的拿出舉措、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五、事前重引導。定期開展自查自糾,不斷提高投訴舉報數據完整性、準確性和規范性,并在提高分析水平上狠下功夫,動態掌握投訴舉報熱點和消費市場秩序狀況,按月分析投訴舉報數據,按季度發布消費維權情況,力求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消費維權信息與消費警示。向社會公示市內投訴量居前的消費投訴信息,內容主要包括市場主體名稱、被投訴量、調解(和解)量、投訴主要內容等信息,切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上半年,市消保委通過各類媒體發布典型案例11件,約談經營者2次,在春節、五一、中高考重點消費時段,以及圍繞“會銷”、上門推銷引發的消費糾紛突出問題及時發布消費預警、提示5次。強化對涉及民生的產(商)品質量抽檢,加大對抽檢不合格產(商)品后處理及公示力度,倒逼經營者提升質量。
探索“互聯網+服務”,創新消費維權手段,推廣、完善“六安市工商質監局發布”微信公眾號,開通六安市消保委微信公眾平臺,積極發揮市消保委律師團、專家委員會作用,開辟“小保來維權”微信欄目,對于消費者關心的消費維權問題通過問答的方式予以答疑解惑,旨在宣傳消費維權知識,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增強消費者的依法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