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公司注冊時,取名,行業特點和組織類型都選擇正確了,是否就結束了呢。
想說,還沒有。由于一個自然人只能注冊一家獨資企業,所以如果你要注冊兩家以上的公司,基本都的考慮到公司股權分配的問題。如果在最開始股權分配沒有處理好的話,很可能為今后的創業失敗埋下隱患。那么股權要怎么合理分配,才能讓企業越做越穩呢?
合肥注冊公司找-工商注冊-合肥公司注冊-代辦企業注冊-營業執照" alt="合肥注冊公司找-工商注冊-合肥公司注冊-代辦企業注冊-營業執照" />為什么要設計股權架構
合肥公司注冊找-工商注冊-合肥注冊公司-代辦企業注冊-營業執照" alt="合肥公司注冊找-工商注冊-合肥注冊公司-代辦企業注冊-營業執照" />1、明晰合伙人的權,責,利
親兄弟都要明算賬,所以合伙人之間的分工與回報,在早期是一定要明確分配好的。合伙創業講究情懷沒錯,但最終也是要實現實際利益,怎么能夠體現你的利益和價值,很重要一點就是股權、股比。后者是你在這個項目中的作用,以及利益的重要體現。
2、有助于創業公司的穩定
60%的公司因為股權分配而出問題,最終因為股權問題導致創始人間的矛盾不斷,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商標注冊-就找
注冊商標-代理商標注冊-知識產權" alt="商標注冊-就找注冊商標-代理商標注冊-知識產權" />3、影響公司的控制權
一個穩定發展的公司不可能有很多控制權,只能有一個老大。比如真功夫,一會兒是蔡達標,一會兒又是潘宇海獨攬大權,方針策略不同,對企業的發展勢必會有很大影響。如果他們的股比能形成一個核心的控制權,爭議完全可以避免。
4、進入資本市場的必要條件
理想狀態下,創業公司會經歷五個階段:起始——天使投資——風險投資(通常不止一輪)——Pre-IPO融資——IPO。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尋找新的投資人融資,也必然會被問到股權架構分配問題。如果你的股權架構是五五分,不會有資本方愿意進來的。相信每個創業者的創業項目都有IPO這個目標,只要IPO,資本市場就一定要求你的股權結構要明晰,合理。
新合肥注冊公司的設計股權架構有哪些原則呢?
1、簡單明晰
在創始的階段,創業公司一般比較草根,合伙人不是特別多。比較合理的架構是三個人。有些人會問,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會看你的創業團隊,那合伙人是不是一定要有完整的組合?這不一定。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首先關注的是你的產品和CEO的理念,你有沒有CTO,COO,這些都不重要。所以,不能為了追求創始合伙人的人數而刻意增加。
2、一定要有帶頭大哥
也就是核心股東。一定要有一個人,能夠拍板說這個事情就這么定了。
3、資源互補
4、股東之間要信任
代辦合肥注冊公司-營業執照" alt=" 合肥公司注冊-就找工商注冊-代辦合肥注冊公司-營業執照" />公司的股權如何分配
1、看出資
創業初期,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錢,有錢好辦事。如果空對空,事情是很難辦的,所以,啟動資金非常珍貴。比如
注冊一家公司要100萬,一個人出60萬,另一個人出40萬,自然就以出資比例劃分股權,這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但目前已經很少人用了。這種情況下,出資就顯得非常重要,打比方,做一個項目,需要500萬,我出200萬你出100萬,那我們的貢獻是不一樣的。假設我們資源差不多,我出200萬的話,可能占40%的股權,同時可能又擔任其他的角色。
2、誰是老大
這是一個核心問題。一個團隊總需要有人在Leadership和核心決策上拿最大的主意,也是犧牲最大的角色。他的股權在早期一定是最大的,而且必須是51%以上。配置股權的時候要有明顯的股權架構梯次,作為老大才會有決定權,創始人也有一定的話語權。
開公司-就找工商注冊-代辦合肥注冊公司-
申請商標" alt="創業開公司-就找工商注冊-代辦合肥注冊公司-申請商標" />3、看合伙人的優勢
創業過程中,無非就幾個資源:資金、專利、創意、技術、運營、個人品牌。一定要充分評估在創業的不同階段——初創,發展,成熟,出現的變化。誰做的事情最多,最重要,誰就拿得多。一定要知道在公司的發展中最重要的人是誰,這個人的股權一定相對多一點。比如公司是以產品為導向的,那產品合伙人一定要比技術合伙人占股比例大。如果公司事業做不起來,即使持有100%股票也是一張廢紙,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
納稅申報-就找
代理記賬-納稅申報-公司報稅" alt=" 納稅申報-就找代理記賬-納稅申報-公司報稅" />4、要有明顯的股權架構的梯次
相對合理的分配方法是有區間梯次的,創始人持股51%以上甚至是2/3,聯合創始人在20~30%,再預留10~15%的期權池。創始人肯定是老大,聯合創始人有一定的話語權,期權池給員工做激勵。
5、預留合伙人期權池
比如邏輯思維是18和82分配,如果申音可以預留20~30%的期權池給羅振宇,雙方達成共識,公司做到一定的高度,這20~30%就無償轉給羅振宇,不僅會讓他更有動力工作,也顯得更有人情味,正所謂多勞者多得,而不是永遠的18%。預留一定的期權池用來激勵合伙人和員工,對公司未來發展也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