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贛州市質監局把扶貧開發,扶持農村振興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和開發,建設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幫助貧困村發展現代化。農業,創造獨特的品牌。扎實推進扶貧工作,努力工作。
“選擇固定點”強大的組織。一是選定干部入駐定遠縣青年村,開發“一村一產”冬暖溫室,建設具有村級特色的農業產業鏈。自2016年以來,已有151戶家庭擺脫貧困共計60多萬元。二是幫助元縣大圩村。按照扶貧扶貧戰略,完善市級領導“1112”定點聯系援助,幫助村民制定年度扶貧計劃,指導村委會完成扶貧任務按時完成。 2018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10.5萬元,新增就業崗位43個,增加收入40戶(110人)。三是聯系明光市宿松村。加強對宿松村美麗村莊建設的全過程援助和指導,給予村民文化和財政支持。
捐款資金a精力充沛。 2018年,該局為青年村捐款10萬元,大圩村捐款5萬元,蘇井村2萬元。積極配合市扶貧辦開展全國扶貧日集中宣傳活動,募集資金共計3330元。拯救窮人,解決艱苦工作;響應贛州市委,市政府向有需要的人發出熱情電話,向湖新路社區兩人捐款2000元。
在促進發展方面發揮作用。該局堅持把發展農業標準化和地理標志產品作為扶貧的重要目標,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一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將贛州特色種植業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和產業優勢,大力推進“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促進農業標準化與農業的深度融合。工業化。目前,全市已建立10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11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依托示范區拓寬農民特別是貧困戶的渠道,增加收入,幫助農民擺脫困境。傳統的低農業產量;這是為了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和發展。組織對貧困地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資源的調查,積極聯系村莊,了解當地特色農產品。在深入研究產品質量特征,歷史淵源和地理特征后,包括鳳陽芝麻油和美白玉七種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的適用范圍。
志愿服務送溫暖。該局定期組織志愿服務隊深入扶貧點,發布液化石油氣安全等專用設備手冊,講解液化氣瓶和爐灶的現場操作,以及人口統計了解常用設備安全知識;深入貧困家庭并查看液化氣體的使用,有助于更換老化的氣瓶軟管,告知正確使用液化氣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聚會日活動,開展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知識講座,并贈送書包,臨時書,書籍等用具。